了解舞戏

新闻动态

振兴乡村富行囊——“红砖筑荣昌,青春逐梦行”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社会实践活动第四日

来源:wdx阅读:0发布时间:2022-07-17

7月7日上午,由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、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共同组成的“红砖筑荣昌 青春逐梦行”社会实践团(以下简称“实践团”)在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,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第四日

7月正值采摘枳壳的时节,枳壳是一种中药,有治疗胸隔痰泄、心腹气结,两助腋痛,宿食不消,消脓止痛等作用。通安村村民种植枳壳,作为他们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。

我系实践团成员跟着村委干部来到摘‘枳壳’的药材园,个个顶着烈日,在高温的笼罩中,戴着手套穿梭在低矮的枳壳树林,挥洒汗水。他们享受了采摘4麻袋枳壳所带来的喜悦,同时,他们的意志也得到了锻炼,农业知识和技能、团队协作能力,以及对乡村的情感都得到了相应的增长。

640

中午时分,实践团来到位于通安村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,召开本次暑期“三下乡” 实践活动总结会暨安富街道通安村乡村文化振兴交流会。

会上,鲍京京老师回顾本次暑期“三下乡”4天历程,对实践团成员吃苦耐劳、团结有爱、遵守纪律、热情奉献的精神和作风表示称赞,指出本次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中,实践团仍然有许多可以提高之处,并希望实践团继续努力。

640 (1)

李妮蔓老师回忆实践团此次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中早上6点开始墙绘、送文艺节目等令人值得称赞的事迹,并希望实践团将这股吃苦耐劳、团结协作、热爱劳动、热爱乡村、集体主义等精神带回学习、生活中,传递出去,发扬光大。

640 (1)

武严酽老师指出,本次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让她重新找到教育教学的意义,同学们的青春、活力将她感染、点燃。实践团不少成员反映和自己想象中的乡村不一样,新时代的乡村,美丽、富饶、安宁、交通便捷,打破了同学们对以往乡村落后的观念。

640 (2)

实践团代表李鑫洁同学对成员们一起互相帮助、配合,顺利完成此次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表示由衷的感谢。

640 (3)

陈志容同学回忆起自己早上5点起床拍摄墙绘,看到美丽的日出,在拍摄竹编老人时感受到老人满满的工匠精神,通过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她和她的同伴得到锻炼和成长,并收获很多友谊与正能量。

640 (2)

640 (4)

最后,通安村邓书记做出发言,他表示,看到实践团成员们不怕苦、不怕累、与村民打成一片,辛勤奉献,给人留下深刻印象,为此他十分感激,在此前来对同学们致以谢意。邓书记深情回忆,09年毕业于海南大学汽车车辆专业的他,因为对乡村深深的感情,放弃城市工作,选择奉献乡村的经历。他表示农村是我们中国人的根,作为青少年更要走近人民亲近人民,为老百姓谋福利谋幸福。他鼓励实践团成员扎根基层、奉献基层,基层天地广阔,供同学们干事创业。

邓书记再次感谢实践团的到来,这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,增强村凝聚力,对形成文明村风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有很好的作用。邓书记表示,清华大学“三下乡”队伍与本次“三下乡”队伍是他印象最深的两支队伍,并真诚地欢迎同学们常来。


640 (3)

Baidu
sogou